(资料图)
□吴桐(南京师范大学)
近日,浙江杭州西湖边一段“挑花郎和卖花姑娘”的视频和图片火遍全网。视频中卖花郎是唐时装扮,挑了个扁担,一头挑了一筐含苞待放的荷花,一头挑着雨伞、灯笼和杂物箱。卖花女则一身宋制,摇着扇子,身后背了个装着荷花的箩筐。(6月23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网友们留言表示“好美好古典好精致”“好美,值得走红”“这画面好美呀”“这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红配绿”。
针对走红一事,“卖花姑娘”陈喜悦在“浙江文旅”新媒体平台的回应中说道:“我不火,火的是传统文化。”她也希望能够学习、分享更多中国传统文化。
近年来,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一直是大众讨论的热点话题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坚定文化自信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继承革命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。”
如何坚定文化自信,少不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,那么应该如何传承好传统优秀文化呢,笔者认为关键之一就在于形式的创新,也就是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。如果将优秀传统文化比作一潭池水,那形式的创新就好比是不断注入的氧气,能够让其在新的时代以呈现出新的面貌,永葆生机和活力。
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,文化传承不再拘泥于文献记载、教育、口传身授,而是以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。令人欣喜的是,近些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可谓层出不穷,我们看到中国古典诗词在电视节目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经典咏流传》节目上迸发新的活力,看到一件件中华文化瑰宝在《国家宝藏》褪去神秘面纱、向世人缓缓走来,看到像李子柒、西湖卖花姑娘这样的人物在短视频平台一再走红……
值得一提的是,部分网友认为西湖卖花女孩是炒作,即便真的是网友口中的“炒作”,这样有利于发扬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事情又有何不可呢?
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,少不了各方的共同努力。传承之路漫漫,我们都有职责,让中华文化“活”起来,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得更远、更好。